行業動態
2021年水處理市場3大板塊不容忽視! 深圳宏潔水務
政策不斷趨嚴之際,一度迷茫的市場亦一直在學習如何尋找行業之錨,試圖以此甄別大勢;于是,水處理市場再度被賦予資本與碧水共振的厚望。
碧水保衛戰已經由“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轉變,需要切實解決實際突出的污水治理相關問題。
從2020年第三季度后期開始,環保企業進入了全面支撐涉水污染攻堅戰收官階段。
2021年是“十四五”開篇之年,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將推動涉水治理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
隨著水處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持續,未來更多的牛股將誕生在細分賽道上。
黑臭水體治理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重大戰役之一,在五大涉“水”攻堅戰中打頭陣。2015年出臺的“水十條”,將黑臭水體治理作為重要內容。
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11月1日—24日,共15起社會資本中標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投資額總計8939.69萬。
為完成“長制久清”這個終極目標,城市黑臭水體的運營管護市場也將有著無限想象空間,存在較大投資機會。
隨著城市黑臭水體督查深入挺進,萬億級水處理市場正在逐漸成型。黑臭水體整治還涉及到大量投資,市場空間超過10000億元。
而且這只是污水管網的投資缺口,加上污水處理廠、河道綜合整治等,以平均每條黑臭水體治理長度3000米,投入成本3500萬/千米來測算,預計重點城市建成區有約1000億市場規模。
但業內也有種擔憂,隨著國內黑臭水體治理需求快速擴張,未來2~3年行業仍存在供過于求的隱憂,而本輪景氣周期還會持續多久。
長江治理
與黑臭水體治理相同,“長江保護修復”亦被列為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戰之一。
從2016年1月5日提出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以來,至今已有5年。
目前,長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形勢依然嚴峻,水生態環境保護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突出。
相關頂層設計強調實施生態優先,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放在壓倒性位置,要求加大對長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與監管力度。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認為,長江保護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問題,必須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統籌考慮。長江污染治理,問題在水里,根源在岸上。
具有萬億投資規模的長江生態環保修復市場開啟。其中,污水處理設施的產能提升、排放標準的提升、以及“廠網河”一體化治理模式的應用缺一不可。
僅就水環境治理板塊而言,長江流域治理投資空間就超過1600億元。
而市場空間的加速釋放和運營體量規模的提升將給水務工程和運營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量。
城鎮污水處理
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環境、恢復水生態,關鍵在污水處理。與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相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已成為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的突出短板。
而城鎮污水處理廠既是水污染物減排的重要工程設施,也是水污染物排放的重點單位。
近幾年,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已成為城鎮污水治理行業發展的重要需求,從最初的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向管網、泵站、廠站等全系統的提質增效進行轉變。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污水處理作為各項環保工程的基礎,存在巨大潛力。2020年不斷高企的城鎮污水處理需求,也推動了國內污水處理產業進入一個新的擴產擴建期。
開展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補短板強弱項,建設涵蓋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和污水資源化系統性工程。
從短期和遠期兩個視角對管網投資進行測算,新建污水管網投資約356億。預計未來幾年內,按照單位投資額1695元/米測算,對應污水管網市場空間將超6276億。
而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相關設備生產企業、監測企業有望進一步擴大訂單數量,從而推升業績表現。